Student column
学生专栏
成都高中补习班:警惕!7个变化可能是高中生"堕落"信号
发布时间:2025-04-02

总能在教室后排看到几个趴着睡觉的学生,他们桌上堆着没拆封的练习册,手机藏在抽屉里刷短视频。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,往往隐藏着高中生开始"摆烂"的危险信号。

1. 熬夜成瘾白天补觉

凌晨两点的游戏战绩、追剧打卡成为日常,第二天上课眼皮直打架。不是趴在课桌上流口水,就是躲厕所隔间补眠,生物钟完全颠倒。这种恶性循环会直接拖垮学习效率,连基础作业都难以完成。

2. 逃课成家常便饭

从偶尔翘掉体育课发展到连续三天不见人影,找的借口越来越离谱。有人翻墙溜去网吧开黑,有人躲在天台抽烟,甚至在校外奶茶店一坐就是整个下午。逃课就像打开潘多拉魔盒,次数越多越难回头。

3. 手机长在手上

上课偷偷戴蓝牙耳机刷直播,吃饭时筷子都顾不上拿先拍照片,半夜三点还在给网红点赞。手机电量低于50%就焦虑,却对课本上的重点视而不见。这种沉迷会让人逐渐丧失深度思考能力。

4. 对学习彻底躺平

作业全靠"借鉴"同学,考试直接选择题蒙答案。老师催交作业就装傻,家长问成绩就转移话题。更可怕的是开始自我洗脑:"反正考不上好大学,不如早点进厂打工"。

5. 社交圈突变

突然和染发打唇钉的社会青年称兄道弟,周末聚会地点变成酒吧台球厅。原本的书包换成潮牌腰包,聊天内容从习题讨论变成拼酒量。这种交友变化往往伴随着价值观的扭曲。

6. 把自己关进孤岛

拒绝参加班级活动,课间永远戴着降噪耳机。家长问话只用"嗯哦"应付,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。这种自我封闭看似很酷,实则是逃避现实的心理防御机制。

7. 三观开始"跑偏"

把校园贷说成"提前消费",认为作弊是"资源整合"。嘲笑努力的同学是"卷王",觉得打架斗殴很"爷们"。这些错误认知就像滚雪球,不及时纠正会酿成大祸。

这些变化往往不是突然出现的,而是像温水煮青蛙般慢慢侵蚀。家长发现孩子连续三天穿同一件外套、老师注意到作业字迹突然潦草、同学发现好友书包里多了电子烟,这些细节都是预警信号。及时沟通引导,才能避免孩子在迷茫中越走越偏。



美博教育家校系统
http://live.easyliao.com/live/chat.do?c=12836&g=23378&config=33167&tag=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