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udent column
学生专栏
成都高中全日制辅导:高中数学尖子生才知道的8个学习方法(建议收藏)
发布时间:2025-08-27

每次数学考试后,总有一些同学能轻松拿下高分。

他们看起来并不比我们聪明多少,也不见得比我们更用功啊。

为此美博特地采访了曾经高中实验班的数学老师,沟通后发现这些尖子生都掌握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学习方法。

今天就来揭开这些数学高分的奥秘。

1、公式要活学,不要si记公式不是靠背的,得知道来龙去脉才好用。比如二次函数求根公式,别让孩子硬记那串字母,带着他从配方法一步步推出来。看着式子从 x²+bx+c=0 变成 (x+b/2)²=(b²-4ac)/4,再开方得到结果,孩子就明白每一步为啥这么做。以后就算忘了公式,自己推导一遍就行,用的时候也知道啥时候该用,不会生搬硬套。

2、错题要解剖,不要收藏错题本不是拿来凑数的,得像大夫看病那样仔细分析。孩子算错一元二次方程,别只写个 “计算错误” 就完了。看看是移项时符号搞错了,还是开平方忘了正负号,或者是公式里的系数带错了。把错误原因标在题旁边,定期翻出来看看,等同于给孩子提个醒,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,就能下意识避开坑。

3、例题要吃透,不要刷过课本上的例题都是精挑细选的,别看完觉得会了就过。比如三角函数里求最值的例题,不光要知道用辅助角公式,还得琢磨为啥要设那个辅助角,公式里的振幅和相位是咋来的,步骤里哪一步是关键转折点。让孩子合上书自己做一遍,能把每一步的道理讲清楚,才算真懂了。这样遇到变形题,也能顺着思路找到解法。


4、考试要会猜,不要si算数学题有时候不用硬算,学会估算和排除法能省不少时间。选择题里的数值题,先看看选项差距大不大,比如求椭圆离心率,选项里有 0.3、0.5、0.7、1.2,一眼就能排除 1.2,因为离心率肯定小于 1。 填空题算到一半卡壳了,根据题意猜个大概范围,比如体积题结果多半是整数或简单分数,蒙对的概率也能高不少。


5、笔记要动态,不要静态笔记不是抄完就完事的,得跟着学习进度添东西。孩子刚开始学数列时,笔记里记着等差等比的基本公式。 学到后面的求和方法,就在旁边补上错位相减、裂项相消的例题; 遇到易错点,比如 n=1 时的特殊情况,赶紧用红笔加上。这样的笔记会越来越厚,但都是孩子自己的心得,复习时看一眼就知道重点在哪。


6、刷题要精准,不要泛滥题不是做越多越好,找对方向比瞎使劲强。孩子立体几何总是失分,就专门练证明线面关系、求空间角的题,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;函数导数没吃透,先把课本上的基础题搞懂,再做真题里的同类题。做完一批题就总结一次,看看哪些类型已经掌握了,哪些还得加强,别在会做的题上浪费时间。


7、思考要出声,不要闷头做题时让孩子把思路说出来,比闷头想效果好。解立体几何题时,让他边想边说:“已知 AB 垂直平面 BCD,所以 AB 肯定垂直 CD,因为平面里的直线都和它垂直……” 说着说着可能就发现,哦,原来这里可以用三垂线定理。就算想错了也没关系,说出来家长能及时纠正,孩子自己也能理清头绪,比一个人钻牛角尖强。

8、复习要主动,不要被动等着老师划重点复习,不如自己提前动手。学完一章后,让孩子试着画个知识结构图,比如学完圆锥曲线,把椭圆、双曲线、抛物线的定义、标准方程、性质都列出来,找找它们的异同点。哪里画不出来,就说明那块没掌握好,赶紧回头看课本。这样的复习有针对性,记得也牢。


写在最后:

数学是练出来的,不是看出来的!

这八个方法说到底,都是让孩子学数学时更灵活、更主动。

咱们家长不用急着让孩子一下子全做到,先从一两样开始,比如认真解剖错题、吃透例题,慢慢养成习惯。

孩子觉得数学没那么难了,自然就愿意下功夫,成绩也就一点点提上来了。



扫一扫,关注我们
http://live.easyliao.com/live/chat.do?c=12836&g=23378&config=33167&tag=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