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udent column
学生专栏
成都一对一补习机构:写给新高一同学的历史学习建议
发布时间:2024-05-21

如何学好高中历史?学习高中历史,自然不会要求各位像历史学家那样,经年累月泡在图书馆或是深入民间搜集史料进行研究,但需要各位能够像一个历史学家那样去认识、思考历史本身。

  如何像一个历史学家一样思考?首先你要有基本的时空观念。何为时空观念呢?简单来讲,对史事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的把握。

  具体来说,各位可以在每节课前,通过预习整理出当课的时间轴,并尤其重视教材中出现的地图,要学会在地图中找到史事发生的地点。在课后,对时间轴予以完善。按顺序,将史事与时间一一对应。在每一单元学习完成后,整理该单元的时间序列。最后到整本书的时间序列。等学完《中外历史纲要》上下两册后,更是除了在纵向整理时间轴外,横向比对中外,整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的史事。

  整理时间轴或许并不是最难的事情,更要紧的是理解、掌握史事之间的逻辑关系,即学会对历史进行分类阐释。例如: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,讲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,就要厘清其内部类别和前后变化。如从古史传说时代的“公天下”(禅让制)到夏以后的“家天下”(世袭制),从西周的“封建亲戚、以藩屏周”(分封制)到秦之后的“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”(中央集权官僚体制)。对政治制度细分,又有选官制度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、君权与相权的关系等几类。特别要注意,随着朝代变迁,政治制度均会因时而变,一定要学会分析、理解制度的变化与其政治、社会经济背景之间的关系。例如:秦为何要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,在地方实行郡县制,而非分封制?其背景之一在于秦是一个大一统帝国,空前庞大的疆域只有依靠中央集权体制才能维持长久的稳定统治。在这个基础上去理解从分封到郡县的变化,能更好帮助你去掌握历史知识。因此,常备一本历史笔记,整理历史专题,尤为必要。

  我们应该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去分析、理解史事?这就关系到历史学习的又一个关键能力——史料实证,即对历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。这一部分的学习对于大家的语文阅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,尤其是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史料,大多为文言文,因此需要大家平时有相当的阅读积累。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试着阅读《史记》的部分篇章,可以较好的培养大家的古文阅读能力,对于学习文史都大有裨益。

  综上,要学好历史,按部就班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基本的作业,应该能帮助你拿到一个合格的分数。但能在这个基础上,多阅读一些史家的专著,将之内化为你的史识与史才,不仅仅能使你的历史成绩更上一层楼,更能扩展至其他人文学科,实现人文学科基础素养的提升。



美博教育家校系统
http://live.easyliao.com/live/chat.do?c=12836&g=23378&config=33167&tag=0